今年是AI智能体元年,对普通用户来说,无论工作、生活中都会高频使用各类大模型、智能体来帮助解决问题。
而刚刚结束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(WAIC),成为各类AI应用和智能体发布的最佳场合。从本届展会上看,AI应用进一步向细分垂类行业普及,落地深耕。
澎湃新闻记者观察到,在人工智能时代,超聚变、华鲲振宇等算力基础设施厂商都在向全栈AI服务转变,以抓住AI应用和智能体时代的市场机遇。此外,以往的单智能体向多智能体协同转变,从而提供更精准更专业的服务。
算力厂商纷纷推出智能体
服务器厂商之前的营收主要来自硬件,但为抓住人工智能时代AI应用和智能体的机遇,他们提供从硬件、软件再到应用等全栈AI解决方案。
服务器厂商超聚变表示,提供从算力基础设施和算力服务、到业务设计、AI 应用和智能体、数智化实施服务的AI和数据全栈解决方案。
在WAIC 2025超聚变展台,上百个AI场景实践案例集中呈现,涵盖智能制造、智慧医疗、智慧教学、政务办公等领域。从算力底座到业务重构和技术重构,超聚变提供全链条服务能力,从算力支撑、到AI数据平台搭建、再到商业智能体构建与业务设计咨询,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数智化转型服务。

超聚变亮相WAIC 2025 重构数智化平台 共建智能体时代
另一家算力服务器厂商华鲲振宇在WAIC展会上首发基于华鲲元启AI开发赋能平台的政务、医疗、金融等超20个行业智能体应用,直击企业AI落地“用不起、不会用”的痛点,展现国产算力生态在AI应用落地中的核心驱动力。
在华鲲振宇展区媒体沟通会上,AI解决方案总监王恩今介绍:“AI应用或者是智能体,成为解决企业问题的新范式,这正是国产算力从‘可用‘走向’好用’的关键标志。”
华鲲振宇定位为“国产算力生态的技术转化者与场景落地者”,作为目前华为计算唯一战略级伙伴,深耕“鲲鹏+昇腾”生态,已与3000+伙伴共建中国算力生态。
华鲲振宇副总裁宋璇接受采访时表示,公司战略转型的核心是从“算力基础设施供应商” 升级为“AI全栈解决方案为核心的科技型公司”。未来业务重心将持续深化 “AI全栈解决方案”和“软硬一体”结合的优势:一方面通过AI开发平台与行业智能体,推动更多高复杂度场景落地,另一方面以AI场景化应用推动公司多路线算力创新突破硬件边界。
宋璇表示,企业对智能体的需求是真实且迫切的,核心在于 “用AI深度改造业务流程”,而非概念试水。从实际落地来看,行业智能体已在政务、医疗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。
如今,AI智能体已经从单兵作战转向了多智能体协同工作,从而提供更智能、更深入的AI服务。
蜜度在WAIC上正式推出V助手2.0——多智能体协同的全流程舆情分析智能体。
蜜度首席分析师高威在分享中表示,传统舆情分析涉及监测发现、分级预警、动态追踪、研判分析、报告撰写等多个环节。V助手2.0通过多智能体协同,可自主理解用户意图,拆解复杂任务,自动调用监测、统计、分析等专业工具。基于对用户关注点的智能理解,系统还能实时评估事件风险,主动推送精准预警。
据介绍,V助手将原本舆情分析流程所需的至少8个复杂步骤凝练成为2个核心操作,有效减少了需要操作的工作环节,降低了操作门槛,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。
万联易达要打造覆盖全产业的大模型
C端的大模型都是通用性大模型,但针对B端存在一个全产业大模型吗?产业互联网生态运营商万联易达集团今年初提出打造“全产业大模型”,覆盖90多个行业。
万联易达集团副总裁杜新凯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:“我们的产联大模型有两个特点,一是产业比较全,基于产业互联网生态系统,让AI能更好地理解和服务全产业;第二是精度要求高,因此我们在底层产业可信数据建设做了很大的投入,保证数据从源头就是准确的。”
为了确保数据精准,万联易达集团成立了行业研究院,研究院的专家帮助对数据进行矫正,以确保准确性。
但打造一个全产业大模型工作量是巨大的,且投入也相对较高。杜新凯则表示,在通用大模型出来之前是这种情况,但通用大模型出来后,有了打底,只要钻研透细分行业,就可以帮助提升工作效率,投入也比之前大大降低。
“我们认为现在是一个很好的契机,也使得我们有信心有勇气来做投入。”杜新凯表示。
作为产业互联网生态运营商,万联易达集团依托人工智能应用、商品交易、整车物流服务、数智金融四大平台的产业互联网运营体系,深度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。
机构:建立AI Agent标准化体系已成为产业共识
7月29日,第三方机构IDC首次系统性梳理了中国AI Agent应用的市场格局。
IDC认为,2025年,AI Agent(智能体)将迎来规模化落地浪潮,其通过智能化任务处理重构标准化作业流程的潜力备受期待。随着技术迭代与行业渗透加深,建立AI Agent标准化体系已成为产业共识。
IDC也指出,当前国内AI Agent市场对定义缺乏一致性。多数厂商为追技术潮流、蹭市场热点,给自身AI应用或解决方案冠以“Agent”之名,而真正符合自主性、主动性、适应性特质的AI Agent产品较少,这直接导致市场产品质量良莠不齐,终端用户甄别难度增大。
IDC认为,围绕AI Agent核心功能,如任务处理精准度、响应及时性、系统可扩展性等,构建标准化框架,明确定义合格的AI Agent产品应具备的关键性能指标。这样既能助力用户精准筛选优质产品,又可规范市场,减少概念混淆与产品乱象,推动行业健康、有序发展。
IDC中国高级分析师杨雯表示,AI Agent不仅通过人机协同重构企业生产关系,更将以”主动式服务”重塑消费端交互模式。企业端实现"人类策略+机器执行"的组织革新,消费端则化身个性化生活管家,如智能理财、健康预警等场景推动服务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判。两端通过数据沉淀形成动态闭环,企业基于消费洞察优化供给,消费需求推动技术迭代,最终Agent将成为核心枢纽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观察|智能体需求推动算力厂商“升级转型”,机构建议建立标准化体系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