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美旋律的背后是讽刺,上海歌剧院复排威尔第《法尔斯塔夫》

优美旋律的背后是讽刺,上海歌剧院复排威尔第《法尔斯塔夫》

hyde069 2025-08-20 装修趣闻 1 次浏览 0个评论

英国新锐导演哈里·费尔操刀的歌剧《法尔斯塔夫》,曾在上海刮起一股旋风。

暌违9年,金秋9月,这部歌剧将在许忠执棒下重现舞台,为上海大剧院2025-2026演出季拉开大幕。

8月19日,剧组敞开排练厅的大门。现场,许忠正率领上海歌剧院团队,让这部高难度的喜歌剧在精雕细琢中重焕生机。

排练现场,本文摄影:曹家苗

八十高龄下的喜剧绝唱

《法尔斯塔夫》凝结着威尔第的暮年智慧,是威尔第在八十岁高龄时写下的封笔之作。

剧本从莎士比亚的喜剧《温莎的风流娘儿们》与历史剧《亨利四世》中汲取灵感,描绘了没落骑士法尔斯塔夫在温莎小镇上演的人间喜剧。

“选择在八十岁以一部喜剧告别歌剧舞台,是威尔第留给我们最伟大的生命寓言。”许忠说,《法尔斯塔夫》的音乐织体如同一个绚烂的万花筒,既是声乐技巧的终极试金石,更是人性百态的显微镜。

“这是一部诙谐、讽刺的喜剧,优美的旋律背后有可能是讽刺色彩。”许忠说,威尔第的其他歌剧通常有序曲,会渐渐进入歌剧主体,这部歌剧却单刀直入,大幕拉开那一刻,需要演员直接入戏、直接开唱,乐池里的乐队也一样。

全剧充斥着如“机关枪”般密集的快速宣叙调、急口令般的歌词,人物对话如珠落玉盘,对演员的意大利语功底、吐字清晰度、喜剧节奏感和气息控制力提出了严苛要求。

从三重唱、四重唱到十声部赋格终曲,这部剧也堪称重唱的“迷宫”。威尔第倾其毕生功力,编织了层层叠叠的重唱段落,要求演员在高速演唱中保持音准、音色和谐与戏剧张力,其复杂程度令人叹为观止。

“对于中国演员而言,攀登这座‘珠峰’的挑战是巨大的,不仅要唱得精准、漂亮,更要深入语言的骨髓,吃透每一个音节、每一处节奏转折背后的喜剧密码。”许忠说。

在尊重原版导演创意的基础上,上海歌剧院副院长张庆新在许多细节上了进行升级。

“这个版本将故事从伊丽莎白时代穿越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,让莎士比亚笔下的温莎小镇离我们更近了。”张庆新说,首演中的个别舞台表演和调度,相对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来说有些“跳戏”,会在复排中得到调整,灯光等设计也会有更好的呈现方案。

声乐技巧的终极试金石

演员阵容汇聚了来自中国、意大利、西班牙的歌唱家。

“每次回到上海歌剧院的舞台,都像老友重逢。”男中音歌唱家孙砾饰演法尔斯塔夫。这位“胖骑士”并非简单的丑角,臃肿、虚荣、粗鄙、狡黠,却又充满生命活力,有令人心酸的人性温度。

“法尔斯塔夫需要举重若轻,在夸张荒诞的嬉笑怒骂之下,是对衰老、虚荣与孤独的深刻体察。”这是很多男中音向往的角色,从声音技巧到戏剧表演,要求极高,“随着年龄增长,我才敢去触碰,演出过程‘痛并快乐着’。”

威尔第放下了悲剧的沉重,以更轻盈、更精密的音符,构建了一座充满笑声也充满哲思的高山。“虽然是喜剧,但语言充满哲思,大部分的唱词一语双关,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。”孙砾说。

上海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徐晓英,饰演主导“捉弄法尔斯塔夫计划”的福德之妻艾丽斯·福德。这是剧中核心的女性角色,其演唱与表演是支撑全剧喜剧框架的关键。

“她是一位很高贵的夫人,聪明又机敏。”时隔9年再度饰演艾丽斯·福德,徐晓英对角色的理解更透彻了,拿起乐谱的那一刻,过往的记忆扑面而来。

剧中充满了高难度的重唱段落,有时候在吵架,有时候又在密谋,“节奏很快,关键在于配合,不能错,错一点,后面跟着错。”

戏剧表演同样很关键。演员需在保持高质量美声唱法的同时,尤其在复杂的重唱中,做出夸张而不失真实的喜剧表演,“表演要很生动,面部表情要像欧洲人一样,稍微夸张一点。”徐晓英说。

为了攻克语言难关,本次制作配备了强大的支持团队。意大利声乐指导亚历山德罗·阿莫雷蒂亲临指导,确保意大利语发音和风格的纯正。合唱指挥弗朗切斯卡·托西负责训练上海歌剧院合唱团,以应对剧中那些充满活力、层次丰富的合唱段落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优美旋律的背后是讽刺,上海歌剧院复排威尔第《法尔斯塔夫》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1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