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评丨鲁迅也要禁烟?浪费公共资源的投诉,该消停了

马上评丨鲁迅也要禁烟?浪费公共资源的投诉,该消停了

hyde069 2025-08-25 装修心得 1 次浏览 0个评论

近日,绍兴市鲁迅纪念馆附近那面鲁迅手里夹着香烟的打卡墙,被人投诉了。

孙女士在社交平台发文称:鲁迅抽烟的墙画不妥,“有引导人室外聚集抽烟危害他人健康的风险”,要求对墙画进行更换。她在8月22日将此事投诉到了“浙里办”,建议将鲁迅抽烟换成鲁迅右手握拳的画面。鲁迅纪念馆工作人员回应称:“已经在处理。”投诉人孙女士表示,自己是一名控烟志愿者,平时经常关注公共场所禁烟的话题。

马上评丨鲁迅也要禁烟?浪费公共资源的投诉,该消停了

被投诉的绍兴市鲁迅纪念馆附近的打卡墙

控烟本身是为了维护公共健康,但是,因为有了这层“正确”就可以苛责历史人物,就可以对公共雕塑、景观上纲上线了吗?

众所周知,鲁迅先生烟不离手,这放在近100年前的社会环境当中,并不算是什么恶习。而且,当时社会环境也没有强调二手烟的危害,那时在公共场合“吞云吐雾”,并不算是违反公共道德。不能拿近百年之后的公共文明规范,要求历史人物。

鲁迅先生瘦削的脸庞、夹烟沉思的表情,本身已经成为鲁迅先生艺术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,深入人心。绍兴鲁迅纪念馆前那面巨墙上的鲁迅像,选择了抽烟这个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没有问题。要表达自己的鲜明控烟的立场,就去苛责古人,让鲁迅先生也要“禁烟”,这是绑架舆论、绑架社会。

鲁迅先生留下大量有吸烟动作的经典照片、版画,因为这样的举报以后就不能够在公共空间里展示,这本身就是在扭曲历史,而且也会浪费大量的公共资源。如果,今天因为自己控烟,就投诉鲁迅先生的吸烟的形象;如果,明天因为自己喜欢猫,就翻出鲁迅在《朝花夕拾》里所谓“仇猫”的只言片语大加挞伐……那么,长此以往,鲁迅先生本身的公共形象就会被撕裂得支离破碎,经典文本也会被搞得动辄得咎。

互联网时代让很多普通人有了更大的发言权,投诉、举报比创作、发明更简单,也更容易得到关注。但是,脱离了历史背景、背离于公共记忆、有悖于社会风俗,那些看似“正确”的举报,都应该被落实吗?

近段时间里,类似的捕风捉影、上纲上线的投诉举报相当集中,占据了本不该有的社会注意力,也耗费了大量的公共资源。比如,无锡地铁车厢内的一张东林书院公益宣传海报,照片的远景处有一个男子站在大树之下,有人就投诉这人在小便,是“不雅动作”。据核查,照片中的人实际上拿着一个水瓶,没有进行不雅动作,但为了避免误会,当地已经表示会更换海报。这其实严重浪费了公共资源。

极个别人脑补出来不雅的动作,就要全面换海报;极个别人觉得对自己的冒犯,就要“鲁迅禁烟”。一人投诉,全社会吃药,纳税人埋单,这不是正常的舆论空间秩序。鲁迅先生的打卡墙,没有因为吸烟的动作而误导公众,反而是这样的举报在误导社会——原来“拿着锤子找钉子”,可以调动这么多的社会资源,可以引发这么大的关注。

宣传控烟是一回事,拿控烟来绑架鲁迅先生、限制艺术创作,让相关部门疲于奔命,那是另外一回事儿。那些为了逞一己之快而浪费公共资源的投诉,该消停消停了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马上评丨鲁迅也要禁烟?浪费公共资源的投诉,该消停了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1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